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场景:
这是一家工程机械配套企业的生产现场:产品刚一组装完,A销售员跟车间主任说:“这些都是我的啊,写上我的名。”熟不知,此时B销售员已经在仓库主任那里办理这批配件的出库手续了,谁先抢到算谁的。销售员跑到车间去催货、抢货,销售员抢着请车间主任吃饭,都说自己的订单着急,求着组装车间主任把自己的订单的计划往前排先为自己赶货,组装车间主任看着堆满车间的在制品,急着找金工、采购催欠件!外购件却久等不来,“发货了”“已经在路上了”“这两天就到”,……
这绝不是虚拟的场景,许多企业,从业务员接收订单开始,到下达生产计划、领料生产,再到发货,每一个环节似乎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想解决却又不知从哪里下手。如何避免订单“泛滥”却无法如期交付?就像河道,如果没有防守,每逢大汛,轻则漫口决溢,重则河道改徙,所以要修水库建堤坝,保障安流。在企业中也是同样道理,在重要的地方设置关卡,重兵把守,才能使信息流和物流能够顺畅的传递、流转。具体都需要在哪些地方设置关卡呢?
第一关 订单“散、乱”
订单,是生产、采购等后续环节的源头,订单准确了,就能保证生产计划的准确性,能按时交付订单,既可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,又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,同时保持库存在一个合理的水平。如果订单这个源头一旦出现问题,会导致生产计划的变更,不但可能会造成很高的库存,还会使生产因欠料而停工,订单交付不了,轻则违约赔偿,重则丢失客户。销售人员在市场上,签个合同确实不容易,但是面对着几十个业务员传递回来的订单,交期都集中在上半个月,生产面临的问题就是上半个月忙交货忙死,下半个月又闲得要命。非但如此,急着赶出来的货不一定真急着要,而安排后生产的,反而耽误了产品的交期。那么,如何合理签单,保证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合理性?就需要我们必须对订单实施管控。
第一道关卡——“订单管控”
这里的订单管控,是为了增强销售预测和订单计划的准确性,从源头上保证生产计划的准确性,从而使生产计划变化幅度减小,有效控制临时计划插单和计划的变更,保证生产状况和物料状况的评估同步化,从而确保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和采购的及时性。
求是达明顾问调研的时候发现,B企业的销售计划准确性很差,业务员都是自己估摸着报计划,按照业务员报的计划生产,订单变更率也就是临时计划率高达40-50%,生产线频繁更换工装不说,采购计划更是谈不上准确。而且业务员报计划随意性过大,交货时间提报不准确,真正着急交货的订单反而排在了后边生产。尤其是一些特殊型号和新型号,物料、生产、技术图纸等都跟不上,按时交货更是无从谈起。
针对上述情况,求是达明顾问的解决办法是,首先设置订单管控员,梳理订单管控流程。业务员报计划前必须与主机厂沟通,提报主机厂的月计划、周计划,订单管控员负责整合销售月计划、销售周计划,普通订单直接审批,特殊订单组织生产、技术、采购就产能、技术支持、采购周期等进行联合评审,评审通过后,将销售计划转计划物料管控员,计划物料管控员每天将生产日报抄送订单管控员,订单管控员将订单状态随时记录入《订单管控表》中。严格执行流程,用流程保障结果。这样坚持执行了两个月,临时计划从40%多降到了15%以下,保证了计划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。订单准交率也从初始的50%左右提高至90%。
第二关 计划“僵、虚”
生产计划是业务、技术、物料供应、生产部门的信息汇集后完成的,它根据以上各部门“做什么”、“怎么做”、“有没有物料”、“能不能完成”等四个方面的信息,经过综合平衡而形成的,能够对技术、采购、仓库、车间进行统筹管理,并能够及时根据异常状况进行调整,从而确保生产计划的完成。如果生产计划形同虚设,导致计划不但不能进行生产统筹和监控,而且由于计划编制缺乏依据和统筹,导致计划的可执行力差,各部门各自为政,车间随意变更计划,导致计划的权威性丧失,订单无法准时交付。
那么当大量的订单都涌向生产部,涌向车间的时候,车间如何排产?哪个订单先生产哪个往后排,每天能生产多少?生产的周期多长?在做生产计划的时候,是否充分考虑了物料的情况?生产计划与订单交期是否能够匹配?计划如何编制才是合理才能统筹各部门?就需要对计划进行管控。
第二道关卡——“计划管控”
计划管控的目的,顾名思义,是要让生产计划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,一是时间管控,而是过程监控,结果保障。
B企业是典型的订单式生产的企业。业务员接收订单后,首先交由技术部进行技术评审,技术评审通过后,转至生产,生产根据月度签单情况,编制生产月计划,由车间自行分解、编制生产周计划。这样一是技术评审时间无管控,会造成各阶段时间分配不合理,生产周期短的情况,另外也造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,生产周计划的达成率是100%,甚至还超过100%,但是订单准交率却连40%都达不到,采购计划达成率连50%都不到。车间虚报少报生产计划,造成计划达成率超出计划之外,产能又未能满负荷运转,生产计划无法保障订单的交期。
求是达明顾问解决方案是:设置计划管控员,对接到新的订单和销售计划(预测),由计划物控部的计划管控员负责倒排工期,首先进行交期分解,从技术评审到物料需求分解、物料采购、各车间、工序的排产,统一进行时间分解,首先在时间上保障交期;二是过程如何监控。计划管控员编制月生产计划,报批后,根据产能、在制、人员、设备等现状,排查异常后,分解成周生产计划,并组织仓库、车间进行实物备料,再根据实物备料后的缺件情况,调整日计划,过程中要求技术、仓库等相关部门定期提报《评审进度表》、《日到货明细表》等报表,在保证图纸、物料准备到位的情况下,合理排产。通过对日计划达成情况的统计及紧急订单的要求,调整周生产计划,最终保障交期达成。B公司通过这样坚持执行了两个月,订单准交率从40%提高至87.5%,周生产计划的达成率也从100%以上降至合理范围95%左右,技术延误生产的次数从初始的经常延误降至最多一个月2次。
第三关 物料“积、欠”
物料是保障生产计划的第一道门槛,许多企业都出现这种情况,仓库库存积压很多,但却常常因为缺料而改变生产计划,因为缺料而未能按时交货,因为缺料扰的生产系统不得安宁。物料不仅仅是采购部门的问题,通常车间对待物料的态度也比较随意。产前不备料,现用现领,往往领的时候才发现没料欠件,再临时进行计划调整,把不急着发货的提上来先生产,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低下,库存的积压。就这样每天乐此不疲的“痛并快乐着”。如何提高生产效率?如何避免积压库存?如何保证计划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?首先就需要对物料进行管控。
第三道关卡——“物料管控”
B企业的物料需求提报,未能按照生产计划推进时间提报,一个订单所有物料的需求时间都在同一天,采购部认为一是物料需求提报未考虑采购周期,二是需求时间不合理,所以干脆对物料需求的时间置之不理,按照自己的采购习惯进行,采购订单在采购部压十天半个月的现象成为常态,严重耽误物料的采购;同样,车间认为提报了物料也不能按时完成采购,干脆对计划置之不理,对物料有什么就领什么,现用现领,现领现用。造成了采购的随意,急用的件来不了,来了的都成了库存,而生产则普遍都在等件、要件。如何协调好物料、生产,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。
求是达明顾问解决方案是:梳理物料管控流程,设置物料管控员。物料需求计划的分解和时间需求提报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排期,同时兼顾不同物料的采购周期进行,采购部确认后转化成采购计划,限定采购订单下单时间,决不允许十天半个月订单下不出去的现象。物料管控员每周按照周生产计划,提前组织车间和仓库进行实物备料。实物备料后形成紧急件缺件清单,由采购部进行重点跟催,并能根据仓库每日提报的《日到货明细表》督促车间领料或调整日生产计划,避免工人停工待料。同时采购进程和货物状态,要求采购员每周定期跟进并提报跟进结果。采购内勤汇总后报计划物控部,以便物料管控员及时掌握物料的采购进度。通过实行实物备料和采购跟进后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,采购月欠件次数从65项次降到10次以内,紧急件的追回率从无数据到83.9%。大大减少了因物料欠件而延误生产的次数,提高了生产计划的执行率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第四关 稽核“查、控”
有了以上三大关,那由谁来监管把守的严格与否,执行的到位与否呢?为了保证流程能够按照规定执行,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执行力问题,稽核控制必须存在于每一个环节,因此,我们在企管部设置了稽核专员一岗。
稽核专员在订单评审、月生产计划制定、周生产计划执行及分解、欠件上报、库存盘查、物料需求计划执行、实物备料、采购计划编制、采购执行与跟踪、计划调整的各个环节中,通过反复检查来狠抓落实,这样不但能够保证流程的落实执行,更能从执行中及时提早的发现异常,及时调整解决。
我们对河道定期勘察,清淤疏浚、加固堤坝,就是为了防微杜渐。对员工也是一样,反复地检查执行状况,促使其正确的工作行为不断得到强化、固化,最后成为习惯,这就是稽核保障提高执行力的实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