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,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,对外必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。但是每个职场人士大感觉太累的原因,并非完全来自外部,其更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工作中无法回避内耗,即俗称“窝里斗”。内耗,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。内耗不仅耗掉了许许多多资源,也耗掉了我们太多的个人精力。减少内耗,我们的工作会更顺畅。
具体到企业内部,都有哪些内耗现象呢?
一、 人人相轻
人人相轻,即不会相互尊重。 在企业里面,我们经常听到“整个公司里我看就某某还有点本事,其他人都不行”;“你这个事就不该这么干,想当年我怎么样怎么样”;“她太年轻,技术也不行,解决不了什么质量问题”等等。当别人出现困难的时候或者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,就应该伸手帮忙,只说这样的风凉话对于问题的解决和公司的发展,都是无益的。
且不说说这句话的人水平和技术怎么样,“存在即合理”,且不说每个人在他的岗位上就有在岗位上的道理,就说现在都提倡团队协作,说出这样话的人,还有什么团队精神可言?
二、 缺乏团队精神
人人相轻,私心重,自然学不会相互合作。没有团队精神最典型的示例,就是把个人或者部门凌驾于整个组织之上。一开口就是“我们市场部”、“他们技术部”、“他们生产部”。A公司的制造车间的一个主任,项目攻关中一次讨论交流会上,他说“咱们都是一伙的,不用管他们”,“咱们”是制造中心,“他们”是“计划物控部”,听起来不像是一个公司的。这样强调自己,漠视别人,工作遇到问题,最先想到的肯定不是解决问题,而是“看别人的热闹”,怎么能不增加企业内耗呢?效率、问题就这样都被耽误了。
三、 不坦诚包容
有的公司人与人之间特别不坦诚,遇到什么问题不是坐下来沟通解决,而是相互猜疑,一点也没有包容性。A公司出现一次生产计划遗漏的事情,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就亲口说:“我不相信是他们说的工作失误,就是故意的。”还有很多时候,人前不说真话,人后乱说坏话。征求建议的时候不发言,背后净是意见。 如果人的心胸再不够宽广,将这种矛盾情绪带入到工作中,一味的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理解任何事情,本来是工作的问题变成了人际关系的问题,简单问题便更加复杂化了。
四、 有章不循
B公司的各种制度不少,就是基本上没人遵守。员工意识里根本就没有对制度的概念,也根本就不知道公司都有哪些制度,该怎么执行。 B公司从国企改制来,以前的点名制度一直沿用了下来,随着公司的发展,为了规范出勤,公司装了指纹考勤机,执行了不到一个月就停了,原因是执行不下去了,大家联合抵制使用考勤机。有人跑到总经理那里去告状说“考勤机一点都不人性化,迟到一分钟也算迟到,晚个几分钟个把小时的,这不是很正常么?公司还讲不讲人性化管理?!”所以,公司又改回使用人工点名考勤。
一个考勤制度执行都如此艰难,其它的制度就不用多说了。企业从40人变到200人,管理半径变大,价值观的冲突变多,没有统一的制度就会变成一盘散沙。可是管理者凭感觉管理惯了,用制度管理别人不习惯,用制度约束自己不习惯,员工被制度管理更加不习惯,所以上下一心有章不循。
五、 扯皮推诿
企业最常见的推诿扯皮就是我们常说的管理死环。订单交付不了,生产部说:“采购部买不来原材料,我拿什么生产?又拿什么交货?”采购部说:“财务付不了款,供应商发不了货,自然是买不来原材料,又不怪我,订单我早就下个供应商了。”财务部又说:“销售不回款,没钱付给供应商,我们部门又不会印钱。”销售部说了:“订单交付不了,我哪有脸问客户要钱?”这样看来,谁都没有责任,所以问题就成了一个死环。
推卸责任的一个潜在心理意识是,看不见自己的问题。中国有句古训:“知天知地知彼易,知己难”,人可以知道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事情,就是不可自知。所以问题全分析到别人头上去了,所以出了问题自然是别人的责任。
中国的企业做不长,做不强,不单单是制度的问题,而是体系的问题。私心太重,就不会顾全大局,学不会妥协,企业内耗增加,诚信度降低,运行成本增高。既然是体系的问题,我们就从系统的解决,从组织架构、职责梳理、考核激励、制度建设以及管理理念、企业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梳理,对内耗进行综合治理。
1、 组织架构优化,明确权责
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战略目标,优化、设计组织架构及岗位设置,构建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保障体系。职责体系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软性框架,是战略目标达成的基本保障,职责体系的清晰界定可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之间的职责,消除部门职能及岗位职责之间交叉、重叠现象;避免出现问题后各部门互相推诿、扯皮,从而形成了职责明确、责权分明、避免内耗的组织管理体系,提升组织效能。
2、 树立目标,构建考核激励机制
目标管理的核心思想,就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,通过“重点目标”的设定,将全体人员的主要精力“聚焦”于公司当期重点工作,将公司重点工作目标进行纵向、横向分解,最终落实到各部门、各岗位。通过目标体系的建立及关联指标设置与分解,可以使员工保持“矢量一致”,大家劲往一处使。
考核以业绩为主,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引导员工关注对企业、对部门有价值的工作;绩效考核的作用通过考核奖优惩劣,激励员工积极上进、奋发向上,营造一种能力与业绩导向的企业氛围。通过业绩考评,做到干部能上能下,待遇能高能低,员工能进能出。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小团体主义,在全体员工中树立了一心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正气。摒弃了无法量化工作和成果导致的私心、猜忌等问题。
3、 建立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
企业是一个情感性组织,文化构建的过程首先是“以文化人”的过程,需要系统化、规范化,以形成内部统一的语言,一致的思想体系,从而引领员工凝心聚力追求幸福的过程,帮助企业家修炼心性,实现对员工、客户及其他利益者人文关怀、共生共赢的一面。
当然,文化引领方向,制度驱动前进。所谓法治靠制度,心治靠文化,所以在文化落地方面,公司需要将随机、约定俗成的做法通过制度、规定来固化下来,成为公司必须保持的优良传统,帮助企业健康发展,以引领干部员工共同为企业愿景而团结一致、共同奋进。一方面通过文化,让员工有了信念和认知,另一方面通过制度流程,规范员工的行为和职业道德,建立自动运转的管理体系,理顺工作关系,规范运营流程,加强部门间及岗位间的沟通,降低协调成本,快速提升公司执行率。
商场如战场,俗话说“人心齐,泰山移”。其实,中国人聪明、勤奋,只要能有效减少内耗,让员工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,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大大提高。一个企业只要内耗问题解决了,这个企业就会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,有了属于企业自己的性格、态度和文化,能够大大提升企业在商海中的竞争力,推动和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