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 生产计划定义与特征
生产计划就是企业为了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或顾客要求的产品,所确定的在什么时候生产什么样的产品,在哪个车间生产以及如何生产的总体计划,以保证调动一切资源,快速、准确、高质量、低成本的完成生产任务,满足客户要求的三要素“交期、品质、成本”。另一方面,生产计划又要使企业获得适当利益,考虑生产的三要素“材料、人员、机器设备”准备、分配及使用状况,为企业制定物资供应计划、生产作业计划和设备管理计划提供依据。
因此,一个优化的生产计划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:
1. 有利于充分利用销售机会,满足市场需求;
2. 有利于充分利用盈利机会,实现生产成本最低化;
3. 有利于充分利用生产资源,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。
二、 制定生产计划的原则
1. 最少项目原则:
用最少的项目数进行生产计划的安排。如果生产计划中的项目数过多,就会使预测和管理都变得困难。因此,要根据不同的制造环境,选取产品结构不同的级,进行生产计划的编制。使得在产品结构这一级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中,产品(或)部件选型的数目最少,以改进管理评审与控制。
2. 独立具体原则:
要列出实际的、具体的可构造项目,而不是一些项目组或计划清单项目。这些产品可分解成可识别的零件或组件。生产计划应该列出实际的要采购或制造的项目,而不是计划清单项目。
3. 关键项目原则:
列出对生产能力、财务指标或关键材料有重大影响的项目。对生产能力有重大影响的项目,是指那些对生产和装配过程起重大影响的项目。如一些大批量项目,造成生产能力的瓶颈环节的项目或通过关键工作中心的项目。对财务指标而言,指的是与公司的利润效益最为关键的项目。如制造费用高,含有贵重部件,昂贵原材料,高费用的生产工艺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件项目。也包括那些作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的,相对不贵的项目。而对于关键材料而言,是指那些提前期很长或供应厂商有限的项目。
4. 全面代表原则:
计划的项目应尽可能全面代表企业的生产产品。反映关于制造设施,特别是瓶颈资源或关键工作中心尽可能多的信息。
5. 适当裕量原则:
留有适当余地,并考虑预防性维修设备的时间。可把预防性维修作为一个项目安排在生产计划中,也可以按预防性维修的时间,减少工作中心的能力。
6. 适当稳定原则:
在有效的期限内应保持适当稳定。生产计划制订后在有效的期限内应保持适当稳定,那种只按照主观愿望随意改动的做法,将会引起系统原有合理的正常的优先级计划的破坏,削弱系统的计划能力。
三、 编制生产计划的步骤
生产计划的编制必须遵循五个步骤
1. 收集资料,进行订单分析评估。
收集生产计划所需的资源信息和生产信息。把订单汇总,收集订单中产品数量、规格,订单执行日期和产品交货日期等信息。根据生产能力负荷表上所显示的生产能力,组织进行生产能力负荷评估。
如评估确认生产能力无问题者,生产计划员、物控员与货仓人员确认物料是否可以满足生产,如不能满足者,组织采购,并及时跟踪采购反馈。
如评估的结果会影响订单交期者,生产计划人员应通知销售部门人员与客户协商,客户同意后,即可正式将订单接受。
2. 生产计划指标
制定生产计划指标,是企业生产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。企业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:产品品种、产品质量、产品产量和产值。初步确定各项生产计划指标,包括产品品种的合理搭配、质量指标的确定、产量指标的优选和确定及产值或利润率等标准。
3. 进行生产排程,分配班组任务
1) 交货期先后原则:交期越短,交货时间越紧急的产品,越应安排在最早时间生产。
2) 客户分类原则:客户有重点客户,一般客户之分,越重点的客户,其排程应越受到重视。如有的公司根据销售额按ABC法对客户进行分类,A类客户应受到最优先的待遇,B类次之。C类更次。
3) 产能平衡原则:主要是生产指标与生产能力的平衡;测算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和生产面积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;生产任务与劳动力、物资供应、能源、生产技术准备能力之间的平衡;生产指标与资金、成本、利润等指标之间的平衡。另外还要要考虑不同工序之间的衔接问题,即要保证不同工序之间均衡生产。
4) 工艺流程原则:工序越多的产品,制造时间愈长,应重点予以关注。
5) 安排生产计划,将生产任务分解到各个车间和班组。
4. 计划审批、下发
计划经相关部门审核后,报公司负责人审批、下发。
5. 适时调整计划,提高生产效率
计划审批下发到相关部门,落实生产任务后,实时跟踪,了解实际执行与计划的差异,找到造成差异的原因,进行改进生产计划的调整,同时寻找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案。
生产进度落后时可采取以下措施:
1) 增加人力或设备:增加瓶颈工序的人力与设备;招聘临时工。
2) 延长工作时间:延长工作时间,进行双班制或三班制。
3) 改进制造流程:生产技术人员设计一些夹、治具,改善制程,提高效率。
4) 外加工:将一些订单进行外发加工。
5) 减少紧急加单:在进度落后的情况下,尽量减少紧急加单。
如生产过程中发现进度落后或有品质异常情况,将影响订单交期或数量时,应协调各有关部门主管进行协商处理,当交期最终不能符合订单要求时,应联系销售部门,述明原因,销售人员按有关规定与客户重新协商变更交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