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在某群中发现,有近30人在开挂抢红包,引起我一点思考。
其一:我曾在学习稻盛先生经营哲学的群里发过红包,很意外,几乎没人抢,后来发现群以学习为主,几乎没有红包,所以我也不好意思发了。其二:在我们的求是问道企业家群(410多人),红包发的热闹,但没发现一个用开挂抢的;其三:在此精英群里,群友皆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,有近30人在开挂抢红包。
我管理咨询十三多年,喜欢研究一些心理学、群体心理学。现在感觉这不仅是一种群体现象,也是一种社会现象。即作为精英层的知识分子,在社会风气的形成方面,到底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,起到什么样的作用?再往深里说,我们的教育,到底教了我们什么?我们缺失了什么?我们最需要补课的,又是什么?我们从事咨询的人士,也被企业称一声“老师”的,在这些小事上,难道就认为无所谓吗?些许思考,希望与诸位探讨。
其实无论是孩子,还是成年人,只所以把开挂挂嘴上,并这样去做,是从内心里认为这是一件好玩的事,而没有从性质上认为,这是一件有损良知与道德的“坏事”。我相信,开挂的这些人,多数不是为了靠抢红包发财。况且根本也发不财。只是觉得好玩,觉得大家都在这么做,感觉无所谓,却并没有深入思考背后折射的人性、风气,这才是问题的根本。
人的一生中,固然会面临一些大事大非的问题,但更多是面临看似非常小的判断与选择。比如闯红灯、考虑作弊;春节该不该回家过年;当领导了能不能收礼;正是这一些看似小判断的累积,其实才构成了我们的人生。
所以古人才会教导我们说“慎独、慎微、慎终”。
通过这一小事,也可以折射出:作为企业来讲,文化场域的管理是多么的重要。如果短时间内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场域,至少也得有规矩。如果又缺少理念又缺少规则,那是很可怕的。